
- 机长:11.68米
- 机高:3.80米
- 翼展:9.60米
- 最大航程:1560公里(带副油箱) 1020公里(机内燃油)
- 实用升限:16000米(无外挂,加力)
- 后掠角:45°
- 乘员:1人
- 翼面积:22.6米(2扇)
- 全机空重:3939千克
- 正常起飞重量:5340千克
- 最大起飞重量:6000千克(带副油箱)
- 发动机:涡喷-5型离心式喷气发动机
- 发动机推力:25.50千牛(2600公斤)
- 加力推力:33.15千牛(3380公斤)
- 最大速度:1145公里/小时(高度3000米)
- 爬升率:4548米/分
- 翼负荷:无
- 推重比:2—3之间
- 最大载弹量:500公斤
- 外载点:无
歼-5是一种单座单发机头进气的后掠式中单翼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,使用一台涡喷-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。由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(仿制前苏联米格-17),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。
歼5的研制从1954年10月开始,原型机于1955年在沈阳飞机制造厂开始试制,技术负责人为112厂总工程师高方启,副总工艺师罗时大,1956年7月19日,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,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。1956年7月13日,全部用自制零件组装的第一架歼-5完成总装。至当年9月15日,制造出4架国产型歼-5飞机。这4架飞机参加了1956年国庆大典。歼-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,到1959年5月停产,共生产767架。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。[1-2]
歼-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,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。其改进型歼-5甲机头装有雷达,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。机翼后掠式中单翼布局,后掠角45°,双梁结构。机翼内侧有后退式襟翼,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不同角度。机翼外侧是副翼,偏转角范围为±18°。机翼根部有起落架舱,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。